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精彩专栏 >>健康守护在身边 >> 正文

遍布门头沟山区的健康网

作者:北京城市广播 来源:北京城市广播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5-12-22
字号: + - 14

急诊急救必不可少

门头沟区主要以山地为主,区域面积145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6万人,山区面积占到98.5%,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门头沟区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3个在平原(服务人口占总人口的52.69%),8个在山区,这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门头沟在城镇地区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山区也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全区一共178个行政村,建有144个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整个山区,目前还有一些村没有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山区8个社区中心均配有巡诊车,每周定期送医下乡为村民服务。

门头沟山区面积广大,交通线比较长,所以门头沟的社区机构既是基本医疗的网底,也是公共卫生服务的网底,同时又是急诊急救的网底,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具有急诊急救的能力,这些年通过对乡医和社区的急救技能训练,已取得了一些成效。

全面培养全科医师

医生没有过硬的技术是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的。老百姓不信任,就无法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依从性很差。

门头沟区把新毕业的医务人员送出去参加全市三年的规范化培养;抓好医学继续教育,做好课程设计,重点强化基本知识技能和适宜技术推广;以“4+N”能力建设为重点,强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以慢病防治一体化为切入点,所有社区全科医生在区医院和京煤集团总医院相应科室进行规范化进修,完成系统内的慢病防治一体化培训。采取“派下去”、“请上来”、“团队带团队”和“科室对科室”等多种支援方式相结合,继续按照立项目、帮管理、传技术、带人才等形式,加强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落实。

24小时家庭医生式服务

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核心不是一定要上门,是医生与服务对象建立一种牢固稳定的关系。

截至11月底,家医累计签约92231人,签约人数占辖区常住总人数的30.14%。重点人群中慢性病签约28055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24676人。

门头沟山区社区卫生机构充分利用团队服务、下乡巡诊、农民体检、健教讲座及今年“万名医生下农村”活动,一同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穿插进行,多管齐下。充分发挥乡医的网底作用,加强对乡医的培训和健康指导,处理一些签约后的后续工作,让他们就像全科医生的助手一样深入到每一个家庭,24小时提供服务。实现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信息与慢病科信息共享,实现对签约人群中重点人群,特别是高危、慢病等人群的综合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全面医疗服务

门城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面积广,达53平方公里,涉及门头沟区两街一镇37个村(居)委会,辖区总服务人口11万余人。此外,门城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实体中心,中心站点分散,下设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预防免疫门诊,意味着,每个社区站都承担着中心的各项工作,可以为居民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

建立医联体

提高卫生服务水平

门头沟区为了提高卫生服务水平,更好整合资源,建立了区医院和京煤集团总医院为龙头的两大医联体。通过医联体提高了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

为提升社区医务人员诊疗能力,区医院定期派出业务骨干到门城地区各社区站及防保科出诊,既提高基层机构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又有利的推动了社区卫生人才的培养。同时,门城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派遣医师到区医院进行专业进修。在慢病一体化管理中,除了上转病人外,医联体内的二级医院医生也到社区随访患者并协同社区医生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患者管患者

更有效

在日常诊疗过程中,门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重对慢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生活方式指导,并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跟踪追访,对于连续两次血压、血糖不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进行转诊,并于转诊后2周内再次随访。保证持续性管理。并且医联体在开展慢病管理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和“糖尿病同伴支持小组”,把医务人员管理患者的模式转变成患者管患者的模式,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是在慢病管理过程中的一种有效尝试,门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每个社区站均开展这项服务。

“健康生活方式”从娃娃抓起

门城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门头沟区的部分小学开展了“健康管理班”。每周开展活动,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课上,对合理饮食、限盐、合理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宣传,还有开展头脑风暴、适宜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什么是健康的饮食。通过给孩子讲解,孩子就会回家给老人讲解,那么健康就成为了家庭生活中的一项重要话题,也就从根本上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北京社区卫生服务微信公众帐号